欢迎来到旅游攻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景点分享详情

十三陵门票(十三陵门票价格及优惠政策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23 09:02:4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十三陵门票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十三陵门票价格及优惠政策介绍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明十三陵票价多少

明十三陵门票价格:定陵:淡季40元,旺季60元

长陵:淡季30元,旺季45元

昭陵:淡季20元,旺季30元

神道:淡季20元,旺季30元

居庸关长城:淡季35元,旺季40元

银山塔林:淡季15元,旺季20元(淡季、旺季时间:淡季为当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旺季时间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优惠措施:(定陵、长陵、昭陵、神路)1、1.2米以下儿童免票;2、离休人员免票;3、大中小学生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4、老年人持老年证半价优惠;5、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证半价优惠。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陵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群山之内,各陵均依山面水而建,布局庄重和谐。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是陵区第一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

此后明朝营建的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先宗庆陵、慕宗德陵等十一陵分别座落在长陵两侧山下。

陵区中部长达七公里的长陵神道(总神道)与各陵相通。

明崇祯帝朱由检的思陵是最后一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系妃坟改用,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始定陵名,增建地上建筑。

此外,陵区内还建有明代妃坟七座、太监墓一座,并曾建有行宫、苑囿等附属建筑,周围曾筑有十个关城。

这里青山环抱,风景美丽,在方圆约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后人称为明十三陵。现在这里成了一个驰名世界的游览地。由于这个陵墓区太大了,一般游人主要游览其中的两个陵墓,一个是建筑规格最宏伟的长陵,一个是将地下宫殿发掘出来的定陵。每一座皇陵都有一座地下宫殿,但是发掘出来的只有定陵这一个。游人进入陵园,首先会对排列在马路两侧的18对石人和石兽感到兴趣。这些巨大的石人、石兽,雕工精细,造型生动,是珍贵的古代艺术。它们表示皇帝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主宰一切。这些巨大的石雕,有的体积达30多立方米,是利用科天在路上泼水成冰,将雕像放在冰道上拖运到这里的。

规模宏伟的长陵长陵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主要建筑棱恩殿,和故宫中的太和殿一样大,总面积达1956平方米。它有一点比太和殿更突出,这就是它的柱、梁、檩、椽和檐头全部使用楠木,殿内的32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的。据说,当时光是从产地将这些巨大的楠木运到陵园,就用了五六年时间。这样粗大的楠木,这样宏伟的楠木建筑物,在全国,已是绝无仅的了,所以这个殿就是显得特别珍贵。朱棣当了22年皇帝,在他称帝的第6年就开始营建陵墓,共用了5年。

富丽堂皇的定陵地下宫殿定陵是明神宗的陵墓。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当皇帝时间最长的一个。他的陵墓修了6年。据记载,共耗费白银800多万两,相当于当时两年全国田赋的收入。定陵的规模不如长陵,但是,它的建筑却比较精致。定陵的大部分地面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只是明楼还完好。因为明楼全部是石筑戌,没有一根木料,所以它不但坚固,而且能防火。明楼的建筑也反映了当时高超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定陵的建筑水平可以从已发掘出的地宫看出来。富丽堂皇的定陵地下宫殿距地面27米,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5个高大宽敞的殿堂全部是石结构,拱券式顶,没有一根梁柱。放置明神宗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的后殿,高达9.5米,长30.1米,宽9.1米,是最大的一个殿堂。在这里发掘出了3000多件随葬品,其中有金冠、金壶、金爵、凤冠等极其珍贵的文物。金冠是用金丝编制成的,冠顶盘有一对金龙。凤冠上镶有宝石100多块,珍珠5000多颗。游人们可以在定陵博物馆内看到这些珍宝。

昭陵在明十三陵中位居第九,是明朝第十二个皇帝和他的三个皇后的合葬墓,昭陵的建筑有其独特的地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寝建筑。

明十三陵的三个特色

比较中国历代皇帝陵墓,明十三陵具有三个明显特色。

第一,陵区建筑的整体性特别突出。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区域的设置,早在战国中期随着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现。其制导源于我国古代以宗族为单位,按贵族的等级和宗法礼制关系布葬的"公墓"制度。各个时代陵区规模的大小及建筑的设置各不相同,给其他时代帝陵留条后路,不加褒贬,只说不同之处。

在唐代和北宋,每座陵园都有各自的门阙、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体系。它们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但在建筑的设置上彼此不讲究统属和整体联系。

明十三陵则不同,各陵虽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楼、宝城,自成独立单位,但陵区之内,长陵神道作为各陵共用的"总神道"出现,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式,使陵区的建筑紧密相联,各陵总合形成了一个整体。

第二,陵寝建筑制度独具风貌。中国古代的帝陵从秦汉到唐宋,其地上陵寝建筑大以覆斗形的陵台(陵冢)为中心,前设寝殿,周以方垣并四面设门,前开神道,构成大体均衡对称的方陵体制。至明太祖朱元璋建孝陵始变更古制,创新为前方(方形院落)后圆(圆形宝城)。宝顶、明楼、享殿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崭新的陵园布局方式,陵前的神道采用多次转折的曲路形制。

明十三陵的陵寝建筑布局基本继承了孝陵制度,但又有所改变。如:十三陵台陵明楼内圣号碑的设置,更突出了该建筑的标示作用,棂星、宝城马道之设较之孝陵更便于陵园的巡守,方城前石供案及棂星门的设置,则增加了陵寝的纪念气氛,也为空旷的方城前院补充了点缀物。

在明长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的陵寝兆域门(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墓仪设施,源自孝陵制度。但兆域门前石牌坊的设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前,石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则为新创。明十三陵的墓室形制也很有特色,它既不同于秦汉时期黄肠题凑的木椁室制度,也与唐代凿山为穴的做法有别,而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构件的真正的宫殿式建筑。

第三,自然环境幽雅壮观。中国古代帝王陵寝的选址,大多受堪舆风水术的影响。由于明朝时皇家陵地卜选采用的是盛行于当时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势宗风水术,注重龙、穴、砂、水的相配关系,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吉地又是永乐年间江西著名的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所选,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具有四面青山环抱,中间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这一陵址位置的经营方式与建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观显得更为赏心悦目,丰富多彩,更能显示皇帝陵寝肃穆庄严和恢宏的气势。

各陵主体建筑仍保存至今

明十三陵的环境由山川、河流、林木、植被等诸多要素貌,有关管理机构对陵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登记、建档、打着原有状况。陵区的水系除陵区东南增建一座无碍陵寝安全大的改变。

明十三陵的长陵_恩殿是长陵陵宫地面建筑中的主要建筑,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上,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大型楠木殿宇。

明十三陵的长陵_恩殿殿内有60根楠木大柱支撑,如此宏大的楠木建筑为世间罕见。

明十三陵定陵内通向地宫的金刚墙。

为保存十三陵独特的景观,北京市已经耗资1.7亿元对陵区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整治。其中包括拆除了十三陵各陵寝周围50米内的民宅和建筑物8万平方米;为保证色调一致,将公路两侧30米内可视房屋建筑统一粉刷为灰色;拆除开放景区内的商亭,增设中英文标识牌;并将陵寝周围的电线埋入地下。

据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聂友义介绍,投资3800万的德陵抢修工程已进入尾声,今年康陵、庆陵的维修工作陆续开工。预计在2008年前,将斥资4亿元,完成7座残破陵寝的修复工作。

明十三陵宝城内地下为安葬墓主的玄宫建筑,各陵宝城除思陵系复建外均保持原有形制,且较完整。明楼,仅思陵已不存(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昭陵明楼于1986年修缮时,依明朝原制进行了修复。其余各陵明楼均保存至今。

在各陵中,仅定陵于1956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定陵玄宫内除加护必要的防护网罩,地面铺设保护性橡胶皮,出土文物入库妥为保藏外,其他陵寝墓室建筑均保持着原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各陵宝城之前原制均建有_恩门、_恩殿、左右配殿、神帛炉、棂星门、石五供及宰牲亭、神厨、神库等建筑。

现_恩殿、_恩门和神帛炉除长陵完好保存,昭陵_恩门、_恩殿系1986年复建外,其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有些局部坍塌,有些保存着建筑基址,至今未再改变。各陵宰牲亭、神厨、神库,除昭陵于1990年依旧址按原制进行复建外,均保持原有的遗址状况。

各陵陵前设有神道,长陵神道设置的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主要建筑保存较好,其中神功圣德碑亭、大红门和龙凤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进行修缮。其余各陵神道、神功圣德碑亭于清代拆除,现存石碑及部分石桥。明朝时各陵陵宫内外及神道两旁栽植大量的松柏树,现陵宫内松柏树长势茂盛。神道两侧松柏多于清代被砍伐。各陵陵宫之外,明朝时均设有神宫监、祠祭署、朝房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中,神宫监在清朝时已变成自然村落,但围墙、门楼尚有存者,祠祭署、朝房等毁于清代,已无遗物保存。陵区内的妃子坟、太监墓在清末时相继被垦辟为农田,其建筑保存着地下墓室,地上陵寝建筑保存有残垣断壁及部分石雕。行宫、九龙池及各山口墙垣毁于清代,现有部分残迹保存。

总的来看,明十三陵经历清朝中晚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数百年间虽遭受到风雨雷雹等自然因素的损坏和局部的人为破坏,但各陵的主体建筑仍保存较好,陵园的格局清晰完整,地下墓室完好保存。古建筑与遗址未受后人过多的干预与改变,自然环境也没有受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程度很高。

十三陵周围的军都山余脉,在陵域东、西、北三面形成环抱式天然屏障,北部的天寿山主峰三峰并峙,中峰海拔760余米,是陵区最高峰。环山之中,是洪水冲积形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汇后,蜿蜒东去。陵区南部的龙山、虎山一左一右,虎踞龙盘,把守门户。伫立平原北望,群山巍峨,层峦叠嶂;登高南眺,河水潆洄,川原开阔。如此磅礴壮观的地理环境,正是中国古代风水学说极力推崇的“四势完美”、“山川大聚”的帝王陵寝吉壤。

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幽雅,陵寝建筑规模宏大,体系完备,整体性突出,陵寝制度独具风貌,是明朝200余年历史中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和陵寝规划与建造的最高代表。而其历史遗存,又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明王朝的盛衰兴亡,记录了明朝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众陵以上陵为中心,神路自南端陵门直达长陵。在长达7千米的主神道上建有石牌坊、大官门、碑亭、华表、石像生、龙凤门等建筑。这些不仅是皇威的象征,由此也用以造成谒陵气氛。

十三陵墓区很大,一般游人主要游览其中的两个陵墓,一个是建筑规格最宏伟的长陵,一个是将地下宫殿发掘出来的定陵。

十三陵门票价格及优惠政策介绍

十三陵是十三陵的总称。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墓葬数量最多。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我们来看看十三陵的门票价格和优惠政策。

一、门票价格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居庸关长城景区:成人票(旺季40元/人;淡季35元/人半价票(旺季20元/人;淡季17.5元/人);

十三陵长陵景区:成人票(旺季45元/人;淡季30元/人半价票(旺季22元/人;淡季在15元/人);

十三陵定陵景区:成人票(旺季60元/人;淡季40元/人半价票(旺季30元/人;淡季在20元/人);

十三陵昭陵景区:成人票(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半价票(旺季15元/人;淡季在10元/人);

十三陵陆深景区:成人票(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半价票(旺季15元/人;淡季在10元/人);

二、优惠政策

半价票:

1.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生。

2.持有社会保障金进行取证的人员,应当出示有效证件。

3.港澳台青年凭《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

免费:

1.6岁以下(含6岁)或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的儿童

2.军人凭有效证件享受免票。

3.退休人员凭退休证。

4.持有效证件的残疾人

5.持有北京通-养老助残卡。

6.60岁以上的人免费。

以上均需要持有效证件到窗口办理。

:三、购票说明

1.在十三陵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实名登记系统预约购票。入住时请出示身份证。购买半价票的游客必须出示有效证件才能入园。

2.符合免票政策的游客、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游客、持旅游年卡的游客,须在十三陵景区微信官方账号购票程序中相应选项内实名登记系统预订免票,检票时出示身份证等相关有效证件方可入园。

3.疫情期间,暂时不接待团队业务。

4.居庸关长城景区和十三陵陆深景区实行实名制预订,可提前10天预订。每张身份证每天限购一张票。

5.已成功预订的车票,无需验票即可申请退票或改签。退票申请成功后,票款会通过同样的途径返还到购买的账户。如未能按时收到退款,请拨打票务咨询电话(010-60761005)进行查询和协助。

6.预订成功的游客可在预定游览当天凭身份证到预定景点检票口办理入住手续。

7.外宾和港澳台游客,凭有效证件到售票处购买纸质车票,实名登记,办理登机手续。

8.疫情期间没有身份证不能入园。

9.游客必须在景区售票处开具发票,发票上有购票信息。

四、开放时间

五、景区介绍

十三陵,十三陵的总称,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继皇帝之后墓葬数量最多的帝王陵之一。四面环山,陵前有一条蜿蜒的小河,风景秀丽。来这里参观建筑和风景,了解古代帝王的葬礼规格。

十三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墓葬自成体系。每个墓都建在一座山前,墓的规格都差不多。凌与凌之间的距离,少则半公里,多则八公里。除四灵位于西南角外,其余墓葬均呈扇形围绕长陵。目前,在

十三陵建筑群以长陵神道为总神道,其牌坊和石像为所有陵墓所共用,以长陵为中心,后面的帝王陵墓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十三陵的陵制与古墓不同,前院是圆的,后宝城是圆的。宝顶、明楼、享殿排成一条中轴线,所有的墓葬都是按照这个规律来规范的,只是奢侈节俭的规模和程度不同。其中,常、雍、丁墓是墓主自己修建的。因为他们在位时间长,所以他们的陵墓富丽堂皇,装饰华丽,以显示他们的威严。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景区有定陵、长陵、昭陵、神道四个。

十三陵的交通策略

十三陵附近的美食推荐:

十三陵一日游介绍

明十三陵门票价格及门票优惠政策介绍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总称,是全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陵寝最多的皇陵建筑群之一,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明十三陵的门票价格以及优惠政策。

一、门票价格

旺季时间:4月1日~10月31日

淡季时间: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居庸关长城景区:成人票(旺季40元/人;淡季35元/人)半价票(旺季20元/人;淡季17.5元/人);

明十三陵长陵景区:成人票(旺季45元/人;淡季30元/人)半价票(旺季22元/人;淡季15元/人);

明十三陵定陵景区:成人票(旺季60元/人;淡季40元/人)半价票(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

明十三陵昭陵景区:成人票(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半价票(旺季15元/人;淡季10元/人);

明十三陵神路景区:成人票(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半价票(旺季15元/人;淡季10元/人);

二、优惠政策

半价票:

1.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

2.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有效证件

3.港澳台青少年凭《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

免票:

1.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

2.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享受免票

3.离休人员凭离休证

4.残疾人员凭有效证件

5.持北京通-养老助残卡

6.60岁以上老人免票

以上均需本人持有效证件到窗口办理

三、购票说明

1、在明十三陵微信公众号实名制预约购票,检票时请出示身份证,购半价票游客须出示有效证件入园。

2、符合免票政策游客、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游客、持旅游年卡游客须在明十三陵微信公众号购票程序中的相应选项内实名制预订免票,检票时出示身份证及其他相关有效证件入园。

3、疫情期间暂不接待团队业务。

4、居庸关长城景区和明十三陵神路景区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可提前10天预约,每个身份证每日限购一张门票。

5、已预约成功的门票在未检票的情况下,可以申请退款或改签,退票申请成功后,票款会原路退回购买的账户,如您未能按时收到退款,请拨打票务咨询电话(010-60761005)进行查询与帮助。

6、预约成功的游客,可在预订游览日凭本人身份证在预定景区检票口检票入园。

7、外宾及港澳台游客,持有效证件到售票处购买纸质票并进行实名登记,检票入园。

8、疫情期间未带身份证无法入园。

9、游客开具发票须凭购票信息到景区售票处开具。

四、开放时间

五、景区介绍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总称,位于北京西北郊,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皇陵建筑群之一。陵区群山环抱,陵前有河水蜿蜒,山清水秀风景殊胜。来此可以参观建筑、风景,也能了解古代皇帝的丧葬规格。

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明十三陵建筑群依长陵的神道作为总神道,其牌坊、石像生均为各陵公用,以长陵为中心,后面的皇陵按左右依次排开。明陵的陵寝制度与古制不同之处在于前方后圆,既前面的院落为方形,后面宝城为圆形,宝顶、明楼、享殿按一条中轴排列,各陵皆按此规制,只是规模大小、奢俭程度不同,其中,长、永、定三陵为墓主本人所建,由于在位时间较长,为展示皇威浩大,其陵墓规模均宏大壮观,装饰奢华,其他陵墓为墓主的继任皇帝所建,受国力和其他因素影响,规模略小。景区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四个:定陵、长陵、昭陵、神道。

明十三陵交通攻略:

明十三陵附近美食推荐:

明十三陵一日游攻略:

关于十三陵门票,十三陵门票价格及优惠政策介绍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栏目文章
热门TAGS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