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旅游攻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景点分享详情

颐和园的景点介绍(颐和园十大景点介绍)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4-12-09 08:46:09

大家好,关于颐和园的景点介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颐和园十大景点介绍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颐和园万寿山景点介绍

颐和园万寿山景点介绍?一香岩宗印之阁、嘉荫轩

香岩宗印之阁:始建于乾隆时期,为四大部洲之中心建筑,原为三层高阁。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改建为现状,阁内供奉三世佛与十八罗汉於内。

万寿山香岩宗印之阁

嘉荫轩:始建于乾隆年间,因建于两棵古槐的绿荫之间而得名,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一九八九年重建。

二、谐趣园、四大部洲、澹宁堂

谐趣园:乾隆十六年(1751)仿江南名园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取名惠山园。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改名谐趣园。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方塘数亩,沿池建有楼、亭、堂、斋、桥、榭等园林建筑,并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间游廊相连接,错落相间,步步有景,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园中之园”

四大部洲:乾隆年间兴建的藏式宗教建筑群,分别为“南瞻部洲”、“北俱卢洲”、“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一八六〇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整改后的格局是1980年按原样修建的。

澹宁堂: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后湖重要的点景建筑,依山傍水,宁静清幽。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颐和园时未予恢复。一九九六年经多方论证,国家批准,在原址上照原样复建,用以陈列颐和园藏明清宫廷家具珍品。

三、寅辉城关

城关是颐和园内六大城关之一,始建于乾隆年间,东边石额刻“寅辉”,西边刻“挹爽”,与西部的“通云”城关遥相呼应,皆是苏州街的陆上关口。

四、眺远斋、妙觉寺、苏州街

眺远斋:俗称“看会楼”,光绪年间兴建。整个建筑置于高台之上,北望视野开阔,是专为慈禧观看颐和园北墙外一年一度的庙会场面而建。

妙觉寺:始建于乾隆年间,是颐和园中最小的寺庙,由山门、围墙、旗杆和正房组成,寺中原供奉“诚救佛”。

苏州街:原称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一八六〇被英法联军焚毁,一九九〇年在遗址上复建。街全长三百余米,以水当街,以岸作市,沿岸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等六十多个铺面,集中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江南的商业文化氛围。

五、画中游、写秋轩、紫气东来城关

画中游:始建于乾隆年间,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是万寿山西部重要的点景建筑,中为八角两层楼阁,东西配置两亭两楼,后有白石牌坊和一座三间小殿,各有爬山廊沟通。由于建筑倚山而筑,视野开阔,循廊观景,仿佛置身画中,故名“画中游”。

写秋轩: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是万寿山前山东侧的一组建筑。正殿三楹,建于高台之上,两侧以爬山廊连接“观生意”与“寻云”两配亭。此轩隐于山间,幽雅清净,是观赏秋色的极佳之处。

紫气东来城关:始建于乾隆年间。南边石额刻“紫气东来”,源自老子出关的典故,北边石额刻“赤城霞起”,源自晋代文学家孙绰《天台山赋》中的名句。城关既是点景建筑,又是当年园内分区防卫的关口。

颐和园十大景点介绍

颐和园的十大景点有苏州街、万寿山、四大部州、智慧海、佛香阁、宝云阁、排云殿、长廊、昆明湖、画中游。

1、苏州街

苏州街又称“买卖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行时开始“营业”。

2、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3、四大部州

四大部州在万寿山后山中部,是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须弥灵境(现为平台),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

4、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5、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6、宝云阁

宝云阁(铜亭)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7、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

8、长廊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9、昆明湖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10、画中游

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颐和园

圆明园的简单介绍 颐和园面积

颐和园面积

颐和园的面积具体是3009平方公里,主要的景区为万寿山和昆明湖,颐和园的水面大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一带,与圆明园相邻,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其他三大名园分别是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和留园。如果你对颐和园面积这一问题感兴趣,请继续往下阅读。

颐和园的简单介绍

1、颐和园是我国5A级旅游景区,外文名为The Summer Palace,具体的地理位置是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2、颐和园的开放时间有两个阶段,是四月一日到十月三十一日的早上六点三十到晚上八点,最晚的入园时间为下午六点,和十一月一日到次年的三月三十一日的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最晚入园时间为下午五点。

3、颐和园内景点众多,主要的景点有万寿山、智慧海、佛香阁、昆明湖、仁寿殿、十七孔桥等。

4、颐和园的著名历史事件之一是“八国联军侵华”事件,1900年7月21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城内烧杀抢夺,将颐和园内的珍宝洗劫一空。

圆明园的简单介绍

圆明园位于我国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由三个园区组成,分别是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是我国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人类文化的宝库,园内著名景点有正大光明殿、九州清宴、长春仙馆等。以上便是对颐和园面积这一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

颐和园八大景点分别是:东宫门区、万寿山前景区、中湖区、万寿山后山区、后湖景区、西区、北区、南湖岛。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景点的详细介绍:

1.东宫门区:这是颐和园的主要入口,宏伟的东宫门以其精致的砖雕和彩绘木梁而著称。进入东宫门,游客可以立即感受到皇家园林的庄严与华丽。

2.万寿山前景区:这个区域以佛香阁为中心,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佛教建筑,内部供奉着佛像。站在佛香阁前,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的美景,是拍照留念的绝佳地点。

3.中湖区:中湖区以昆明湖为主体,湖面宽阔,碧波荡漾。游客可以乘坐龙舟在湖上游览,欣赏湖中的小岛和周围的古建筑。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桥上有十七个石拱门,每个门洞上方都雕刻有精美的石狮。

4.万寿山后山区:这个区域以山林景观为主,山间小径蜿蜒曲折,两旁古木参天。后山区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寺庙,如智慧海、香岩宗印之阁等,都是游客探访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作,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致和北方建筑的宏伟。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还是探寻历史文化,颐和园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在游览时,建议提前规划好路线,合理安排时间,以充分体验颐和园的魅力和内涵。

颐和园的景点介绍和颐和园十大景点介绍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同栏目文章
热门TAGS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